教育不可以一蹴而就
不少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“懒”,就忧心忡忡,觉得应赶快改变孩子,不然孩子长大了可就不能了了,但,那段时间内“磨破”嘴皮子了,却没什么成效,顿时心情降到谷底,一筹莫展。林少勇劝慰父母无需过分担忧,生活上稍微注意些就能了。教育应因人而异,不同孩子的风韵不同,采取的教育办法就不同,而且,持之以恒、耳濡目染的教育成效比短期的强调成效好得多。他建议,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只要持之以恒,更要统一建议,不要让孩子钻爸爸妈妈与上一辈之间不同教育方法的空子。第二,培养孩子好的自理能力、劳动习惯,要从细节出发。在日常鼓励孩子自主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比如爸爸妈妈回家,鼓励孩子帮忙放拖鞋;吃饭前,鼓励孩子帮忙拿碗筷。如此,才能慢慢地培养起孩子的劳动习惯。父母过于紧张,需要迅速改变孩子,而孩子很难承受太大的重压,如此,教育成效反而会事与愿违。
林大夫特别强调,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需要,不同年龄的孩子活动水平有所不同,提过多过高需要,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,不利于培养孩子的“勤快”习惯。